不能說端午節快樂!你絕對不知道的10個「端午節冷知識」,吃粽子不只紀念屈原?
-
不能說端午節快樂!端午節為華人三大節日之一,但你知道這些「端午節冷知識」嗎?原來吃粽子不只紀念屈原,划龍舟甚至跟屈原無關!?你絕對不知道的10個端午節冷知識,這篇看完絕對讓你的知識量超越90%人!(內文向下閱讀)
10個端午節冷知識 #1
不能說「端午節快樂」
端午節是「祭祀、哀悼」的日子,除了紀念大家所知的屈原,也還有伍子胥投錢塘江、曹娥投江尋父等歷史傳說。但其實端午節原本不是「紀人日」,它最早是一種「驅邪、驅病、防疫」,古人認為農曆五月是邪氣重、疾病多發的月份,所以端午要做很多驅邪、保平安的儀式,因此如果想祝賀,不如把祝賀詞改為「端午安康、端午平安、端午順心」等祝詞比較合適。
10個端午節冷知識 #2
吃粽子是為了屈原?
雖然吃粽子這項傳統,最有名的是紀念楚國詩人屈原,但各地其實有不同說法:有的地方紀念伍子胥、曹娥,但其實粽子的歷史比屈原還早!早在春秋、甚至西周時期就有了「角黍(黍米做的粽子)」,後來古人會用粽子祭祖或祭龍神保平安,一直到後期才演變流傳成吃粽子是為了保護投江的屈原。
10個端午節冷知識 #3
端午節的「午」=五「端午」源自古代地支,也對應一天中「中午 11:00~13:00」的時段,「午」原本指的是農曆五月,端為初始,本意是「五月初五的開始之日」,所以端午節也稱作「端五節、五月節」
10個端午節冷知識 #4
掛艾草真的有科學根據
掛艾草不是迷信,是真的有科學根據的!艾草、菖蒲等香草本身有驅蚊、防蟲效果,古人掛在門上是為了驅凶避邪,但同時也能驅蟲防蚊,對於正值炎夏的五月來說,是最天然的驅瘟防蚊方式。
10個端午節冷知識 #5
划龍舟不是為了救屈原
其實「划龍舟是不是為了紀念屈原」這件事,並沒有標準答案,最廣為人知的說法是屈原投汨羅江後,百姓丟粽子餵魚防止魚蝦啃食屍體,並划船打撈他的遺體,但其實早在戰國時期就有這樣的類似習俗,只是隨著時間的推進,才被和屈原的故事結合起來,因此「划龍舟是為了救屈原」這個說法,比較偏向後人為了合理化風俗,而「附會」屈原的故事。
10個端午節冷知識 #6
屈原其實不姓「屈」屈原正確的名字組成應該是:
姓:芈 (讀作「米)
氏:屈
名:原
他其實是楚國貴族「芈氏家族」中的一員,只不過後來以「屈氏」為代表稱呼他,久而久之大家就以為他姓屈了,所以屈原的本姓為「芈」,屈是他家族分支的氏,原才是他的名字。
10個端午節冷知識 #7
端午節其實是三大「毒日」之一端午節跟與三月三(上巳節)、九月九(重陽節)並列為古代的三大驅邪日。
10個端午節冷知識 #8
端午節立蛋才能成功?
傳說端午正午陽氣最盛,能讓雞蛋立起來,其實是因為蛋殼底部不規則,加上平衡技巧就可以立起來。
10個端午節冷知識 #9
南北粽到底在戰什麼?粽子隨各地生活習慣風俗不同,也有不同的內容物跟形狀,以台灣來說,南北部粽最大的差別在於「煮法」,北部粽會先炒過再蒸,糯米口感偏Q,吃起來像米糕,因此又有「立體米糕」的稱號,;南部則是採水煮方式,米飯會帶有濃厚的粽葉香氣,吃起來口感比較軟糯濕黏,味道也比北部粽再更清淡。
10個端午節冷知識 #10
台灣人粽子標配「愛之味甜辣醬」起源
Photo source:愛之味官網
在台灣說到端午節吃粽子,一定會有許多人喜歡搭配「愛之味甜辣醬」,其實搭配甜辣醬的吃法是近幾十年才逐漸形成的飲食文化,「愛之味甜辣醬」起源於1980年,透過電視媒體的宣傳,洗腦的廣告slogan深植台灣人心,甜辣醬逐漸變成台灣吃粽子時的標配,是台灣在地最成功的商品行銷之一。
// 本文部分圖片素材 designed by Freepik //
【文字編輯:Avery】
熱門新聞
-
優惠新知 10/21森森燒肉感謝祭超狂!憑任一餐廳發票最低享全桌7折優惠,最高整桌免單,新品牌《燒肉Queen》桃園ATT筷時尚登場,主打平價燒肉套餐+調酒暢飲+自助吧吃到飽
-
優惠新知 09/26歡慶9月教師節,王品集團向辣、享鴨 同步推出好康回饋。即日起到9/30,憑活動畫面到「向辣」點798元以上套餐方案,即招待廣島蠔1份。
-
優惠新知 09/19寶可夢粉絲集合!壽司郎聯手風靡全球的《寶可夢》,限時集點任務9月22日全台登場,聯名超萌周邊,每一款都是粉絲不可錯過的收藏!
-
優惠新知 10/20最快11月上旬就能領到現金1萬元,「陶板屋」10/22起新主餐「和牛漢堡排佐炙烤牛排」登場,即日起至12/20,憑活動畫面內用消費2客以上套餐再送明太子炙烤魷魚
-
優惠新知 10/2385℃生甜甜圈研究所再度擴點!10/30日板橋逢甲雙店齊開,當天開賣脆皮新品「焦糖海鹽爆餡」,試賣期間都有限量原味甜甜圈10元加價購,甜甜圈買四送二優惠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