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兒配方奶一半是糖?影片惹議醫師闢謠:乳糖並非添加糖,別用恐慌製造焦慮
-
近期網傳「嬰幼兒奶粉一半以上是糖,因為很甜可能導致過動」影片引發熱議,不少新手家長憂心不已。對此,國際泌乳顧問、台中宜蘊中醫院長李湘萍醫師澄清,母乳與配方奶中的主要糖份以乳糖(lactose)為主,其性質與飲料中的添加糖(added sugars)或蔗糖(sucrose)不同,兩者不宜混為一談。她呼籲,關於嬰兒餵養的公共溝通應回到科學與同理,避免以誇張比喻放大焦慮。
李湘萍醫師表示,母乳本身就含有乳糖,成熟乳平均約6.5–7g/100 mL,約占總成分7%,可提供嬰兒將近40% 的熱量,對腦部與神經發育至關重要。嬰兒配方奶的營養比例多依循母乳設計,因此碳水含量大致相近;在少數乳糖不耐或特定醫療需求的情況下,才會以麥芽糊精、玉米糖漿固體或少量蔗糖作為替代。「把整體配方奶概括為『一半以上是糖水』,甚至等同『每天喝可樂』,並不符合事實。」李湘萍補充。
李湘萍醫師強調,母乳具有抗體、免疫因子與人乳寡醣(HMO)等天然優勢,這是醫界一致肯定的價值;但將配方奶汙名化,往往只會讓媽媽背負不必要的罪惡感與壓力,反而影響身心與親子互動。李湘萍醫師說明,哺乳方式沒有標準答案。依醫囑與家庭現況,選擇全母乳、混合餵養或配方奶,只要寶寶健康、媽媽安穩,就是對的選擇。
至於何時應評估配方奶,李湘萍醫師指出,臨床上常見的情境包括:乳量不足或因病、用藥暫時無法哺乳;早產或有特殊營養需求的嬰兒;媽媽需重返職場、哺餵時間受限;或純母乳已造成明顯身心失衡等。李湘萍醫師分享,曾遇到媽媽因堅持全母乳,但因乳汁不足,寶寶滿月後體重不增反減,甚至小兒科醫師建議加上配方奶,但媽媽還是堅持不願意。這樣的堅持,反而讓寶寶陷入危險。信念固然美好,但寶寶的健康成長才是第一要務。
李湘萍醫師也從中醫調養角度提醒,產後常見「氣血不足、肝鬱氣滯」等體質變化與心理壓力會影響泌乳。建議以休息與情緒支持優先,並在專業指導下進行飲食與穴位調理。日常可適量攝取黑芝麻、黃豆、花生、鯽魚湯等食材,也可視情況搭配針灸或中藥。
李湘萍呼籲,家長若對成分或選擇有疑問,應優先諮詢小兒科與合格泌乳顧問,以專業資訊取代網路標題的震撼對比。不要讓錯誤資訊製造『家長焦慮』,媽媽需要被支持,寶寶也才能安穩長大。
-----圖文資料感謝 宜蘊醫療 授權提供-----
【文字編輯:Avery】
熱門新聞
-
優惠新知 08/18「史」在太欠收!藏壽司首次與Peanuts合作,在假期尾巴推出兩波限量滿額贈,消費滿額、完成指定任務就送史努比造型杯盤,還有八款期間限定美味快去吃!
-
優惠新知 08/19中秋節蛋黃酥禮盒百家爭鳴,但這顆蛋黃酥,跟平常吃的不一樣,協興蛋業身為台灣現今最老的蛋行,始終專注在蛋的本業,三年前首次推出蛋黃酥就成為台北最難搶的隱藏版美味。
-
優惠新知 09/09許瑋甯產後回歸!攜手許光漢擔任UNIQLO15周年品牌大使,以細膩優雅的氣質,演繹2025秋冬主題,譜寫品牌在台灣的嶄新篇章。
-
優惠新知 08/20星巴克全新推出月光系列中秋禮盒,選用奢華風味松露風味入月餅,搭配大人系蜂蜜柚香琴酒月餅,保有傳統月餅的特色,也增添西式風味的創新元素,令人驚喜的選擇。
-
優惠新知 09/22日式精緻燒肉品牌胡「同」燒肉,今年中秋連三波跨界聯名,第一波與可口可樂聯名同「樂」,免費升級可樂暢飲,還有Switch2、萬元旅遊金等你抱回家